漳师委[2006] 5号
各党总支部、各系、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 [2005]5号)、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统发[2004]62号)、《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闽委发[2005]12号)、《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贯彻意见》(闽委教统[2006]1号)和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就加强我院统战工作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1、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高校统战工作关系到多党合作的长期存在与发展。高校是我国各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齐全、成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在整个民主党派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历来是培养民主党派领导和骨干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2、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有助于为实施科教兴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高校人才荟萃、党外知识分子集中、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做好高校统战工作,调动高校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协力,加快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高校统战工作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程中,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树立全局思想,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民族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进团结和共识,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这对于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3、我院的统战工作是学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学院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院现有教职工中党外成员约占一半。8个民主党派我院都有成员,成员总数达86人(在职57人,离退休29人),其中已在我院建立支部的有4个党派(民盟,民进,致公,农公党),且有各方面的代表人士。高校是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培养人才的摇篮。我院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职能,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团结起来,充分发挥统战对象在学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团结、稳定、活跃、振奋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而共同努力。
二、进一步加强我院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落实和完善院、系党政主要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学院、系党政主要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保持经常联系,主动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交友,开展谈心活动,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增进共识。学院和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坚持和参加重要的统战活动,在重要节日走访和看望党外代表人士。
2、坚持和完善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的制度。学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邀请本校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就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或涉及面广的重要举措出台和调整,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处理。
3、健全向党外代表人士传达文件和邀请他们参加重要会议制度。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规定,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及党外干部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及时向他们通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高校举行的重要会议和活动,视情况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
4、坚持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各级政协委员、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制度。统战部定期召开包括学院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统战委员参加的工作例会,通报情况,沟通意见、协商工作、征求意见,发挥统战部在无党派人士工作中的牵头作用。统战部还应经常保持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
5、坚持调查研究制度。组织和支持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专家学者、各级政协委员,以课题为载体,开展专题调研,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提出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政治领导,贯彻党的民主党派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民主党派成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鼓励和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深入实际,服务社会,锐意进取,以时俱进,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鼓励和引导他们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2、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把政治素质好、领导管理能力强、热心党派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骨干成员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同时通过培训教育、实职锻炼等形式,提高现有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推动民主党派健全组织生活,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水平,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
3、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思想建设。引导民主党派成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十六大精神同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对参政党的地位、性质和使命感的认识,保持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协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按照民主党派各自的章程和组织发展工作程序,按照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支持他们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加强协商,加强培养教育考察,坚持政治标准,健全发展程序,以提高民主党派的整体素质。
5、逐步改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办公条件,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四、积极探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认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针对高校中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特点,积极探索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机制。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积极发现和培养党外重点人才,建立“人才库”,为他们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协商,合理配置政治资源。既要重视党建工作,把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发展入党,也要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将一部分优秀知识分子留在党外。加大力度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能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能够经得起政治风浪考验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
3、做好党外干部的选拔、举荐、培养、使用工作。统战部、组织部在广泛调查、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党外干部培养的基础工作。采取滚动式管理形式,在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中,逐步建设一支有一定数量、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将他们放在适当的岗位上培养锻炼,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规定和要求,把群众公认的、有较好工作实绩的党外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积极向各级民主党派组织、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及各级人民团体推荐党外代表人才担任有关领导职务,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4、进一步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学院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优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发挥统战优势,通过各界代表人士,协助党委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引导所联系的群众以理性、合理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校园团结和谐。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方面的重要会议、学习培训和重要活动,各有关单位也要从时间和经费上给予支持。
5、建立监督机制,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通过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做兼职监察员、教学督导员、党风巡视员等形式,促进学院党风廉正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五、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统一领导
1、加强领导、扩大宣传。统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切实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要关心和支持统战工作,每学期听取汇报、研究统战工作至少一次。院各级党组织也要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形成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
2、建立健全统战工作机制。统战部是院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统战工作职能,切实担负起协调、监督和检查全院统战工作的职责。各党总支要经常就统战有关问题与统战部沟通情况,健全工作网络,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学院各行政部门要支持统战工作,协助并执行政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真正建立起党委领导、行政支持、统战部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关心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新机制。
3、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院党委将有计划地选拔热心统战工作、具有较强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干部充实到专职统战干部队伍中,并配齐配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统战委员,不断增强统战干部队伍。加强对统战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统战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中共漳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