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中国应急管理报: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 参照公安、政法系统模式 解决应急管理人才“缺”“弱”问题

访问次数: 发布日期:2021-03-10 10:50:08

(本报记者 王晓晔)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院校人才供给之间,迫切需要通路,必须从源头上加快补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短板,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迫切需要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规划设计,加强应急管理高等院校建设,建设具有龙头性质的应急管理大学,使得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实践应用互促互进

“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应急管理部门存在高危和问责风险,基层部门招录专业人员、留住专业人员存在一定难度。”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指出,应参照公安、政法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补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短板,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关于建立符合应急管理职业特点的人才专项培养和招录制度的建议。

专业人才短缺成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特别是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应急管理工作作了系统论述,专门强调要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陆銮眉说,自己作为教育系统的代表,一直关心关注应急管理人才问题。

去年她带来的关于建立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获得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最大短板。”陆銮眉说,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从3年来应急管理部门机构改革的实践看,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任务重、责任大,地方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被问责的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应急管理部门存在高危和问责风险,基层部门招录专业人员、留住专业人员存在一定难度。

“改革后,一些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陷入‘事来了、编没来,编来了、人不来’的尴尬局面。”陆銮眉说,“这导致越往基层,‘人少事多’‘一人多职’的现象越突显。”

据统计,2020年全国仅安全监管、安全服务、安全技术应用人才的缺口就高达43万。

“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院校人才供给之间,迫切需要通路,必须从源头上加快补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短板,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陆銮眉说。

人才能力偏弱成瓶颈

“我国应急管理人才能力总体偏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提升的瓶颈。”陆銮眉说,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应急管理部门是实战部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急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更需拥有过硬实战本领的人才。

“细查现状,令人担忧。”陆銮眉说,据调研,全国范围内,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主要构成人员多为原安监系统人员,且人员数量增加不多、职能扩充却很明显,这不仅不适应新部门、新职能、新要求,而且进一步摊薄了原本不足的安全生产监管力量。

此外,当前,应急管理学科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使用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陆銮眉介绍,应急管理部门面向普通院校招录的毕业生大多不适应“一专多能”和实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规划设计,加强应急管理高等院校建设,建设具有龙头性质的应急管理大学,使得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实践应用互促互进。

参照公安、政法系统招录培养人才

“在专业人才招录培养方面,公安、政法系统已经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陆銮眉解释,公安机关建立了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司法行政机关建立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构建了院校招生与部门招录协调机制,对有关院校毕业生施行单独联考招录政策,通过入校即入警的方式,使专业院校毕业生成为队伍力量的主要来源。

“这些方式很好地解决了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引进难等问题。”陆銮眉认为,应急管理部门与公安、政法系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建议有关部门参照公安、政法系统做法,研究建立符合应急管理职业特点的人才专项培养和招录制度,同时加强应急管理高等院校、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职业精神教育,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2021-3-9 y2两会特刊

http://paper.aqsc.cn/202103/09/coly2.html